ID: 21554810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829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解析
  • cover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50°,在水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那么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范围是(  ) A.80°~130° B.50°~60° C.40°~90° D.小于50°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并与A的像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选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探究,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B.把镜前A远离玻璃板一些,蜡烛B需靠近玻璃板方能再次重合 C.实验时,玻璃板需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D.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洪崖洞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城市精神的象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像 B.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夜晚洪崖洞的灯光五颜六色是因为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 D.夜晚洪崖洞的灯光从空气斜射入江水中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图所示,眼睛看到蜡烛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若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若将平面镜截掉,则蜡烛仍可成完整的像 D.若在平面镜背面放置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5.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下图,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B.光在白纸板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其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射到镜面上O点,则反射光将不会沿OA方向射出 D.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 7.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8.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来,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角是60° C.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 D.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90° 9.如图是小徐测视力时的示意图,测量时小徐距离观察到的像(  ) A.2.7米 B.5.0米 C.5.8米 D.5.4米 10.“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影区域,下列成语描述的现象与该阴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镜花水月 D.如影随形 11.下列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B.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 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D.立竿见影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两块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1.25m,相距0.2m。有一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从第一次照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开始计为第1次,激光束射到地面时共经历A和B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