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其他诸子则转为诸侯;诸侯国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别 子另封;别子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依此类推,每一个梯次对其下都是“大宗”,对其上都是 “小宗”,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这表明西周宗法制 A.强化了社会伦理规范 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能力 C. 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 D.加强了天下共主和同源的观念 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雅典执政官需要在卫城与广场两处进行就职宜誓,在誓言 中,他们需要向神明表明自己将公正执法,严肃从政,且绝不因职务方便而谋私利,若有违背, 则需立一座金像献给神明,以赎罪过。如此宣誓之后方能上任。雅典这一做法 A.有利于捍卫民主政体 B.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C.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D.可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 3.1940年3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讲道:“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 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这一言论 A. 旨在构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代表了边区全体民众意志 4.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诏令,官员上朝时不准使用鲜卑语,若有违者,免其官,后来 考虑到年龄已经较大的大臣学习汉语比较困难,故又作一规定:“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 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A.具有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B. 借鉴了中原先进的政治文明 C.消除了朝廷内部保守派势力的阻碍 D. 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5.汉武帝时,设立十三州部刺史,后又设立司隶校尉负责京畿七郡的监察事宜。起初,这些地方 的监察官员由丞相府司直节制,武帝晚期至昭帝、宣帝时期则逐渐转归御史府管辖,诸多事宜 具体由御史中丞执掌。这反映了 A. 监察机构职能弱化 B. 官员选拔标准提高 C.专制集权体制强化 D.中枢决策权力转移 6.唐代科举考试人员来源主要有“生徒”(学馆生源)和“乡贡”(社会自荐考生)。前者必须先经 过学馆考试,后者须经过乡试,合格者才能参加“省试”(尚书省组织的复试),“省试”合格者再 经过吏部的“铨选”才能被正式录用。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选官具体程序比较复杂 B.排斥士族阶层 C.主要用于选拔高级官吏 D.便于澄清吏治 7.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考试法规中都设有不得应考的条款(其相同部分见表1)。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表 1 违反法作规定,如概夺公权、令攻产宣告 二 品行不端,如亏欠公款、吸食鸠片、因赃私父处可 三 身体原因,如有精种病、年力衰弱 A.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B.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C.呈现因时而变的特点 D.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 8.1983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简称中组部)出台文件改革干部管理队伍。改革打破了过去干 部管理统得太死的局面。1984年7月,中组部印发新修订的《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 表》。中央直接管理的干部人数由原来1.3万多人减少到4200多人。这些做法主要是为了 A.提高高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