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56254

2.2 课时3 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件 (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4-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6352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化学
  • cover
(课件网) 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了解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受温度、压强或浓度变化的影响,化学反应由一种平衡状态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1 Q = K 一段时间 化学平衡2 改变反 应条件 不平衡 Q ≠ K 一、化学平衡移动 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升高温度 K增大 平衡正向移动 c(A)减小,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降低温度 K减小 平衡逆向移动 反应产物C、D的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1.预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 ΔH>0,达到平衡时: 2.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2NO2(g) N2O4(g) ΔH=-57.2 kJ·mol-1      (红棕色)  (无色)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热水中红棕色加深; 冷水中红棕色变浅 体系受热颜色加深,说明c(NO2)增大,即平衡向逆反应(吸热)方向移动;体系冷却颜色变浅,说明c(NO2)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放热)方向移动 小结: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实现的。 升高温度 K增大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吸热反应: 降低温度 K增大 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放热反应: 1.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 ClF3(g) Δ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K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提高 D.降低温度,ClF3的产率提高 C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Δ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加深 B.如果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C.如果降低温度,K减小 D.不论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均不变 C 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Fe(s)+CO2(g) FeO(s)+CO(g)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 (2)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升高温度,CO2转化率的变化是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4)若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 吸热 增大 增大 三、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定温度下,平衡状态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产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反应产物浓度 Q减小 Q<K 平衡正向移动 Q减小 Q<K 平衡正向移动 Q增大 Q>K 平衡逆向移动 Q增大 Q>K 平衡逆向移动 温度一定时,反应aA+bB cC+dD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 Fe3++3SCN- Fe(SCN)3(红色) 步骤1 向盛有5 mL 0.01 mol·L-1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1 KSCN溶液,将上述溶液平均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现象 步骤2 向其中一支试管滴加1 mol· L-1 FeCl3溶液4滴,振荡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1 mol· L-1 KSCN溶液4滴,振荡 现象 溶液显红色 溶液红色加深 溶液红色加深 实验原理 Fe3++3SCN- Fe(SCN)3(红色) 步骤3 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铁粉,振荡 现象 实验结论 两试管中溶液的红色均变浅 对Fe3++3SCN- Fe(SCN)3的化学平衡,分别增大c(Fe3+)和c(SCN-)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入铁粉,Fe+2Fe3+=== 3Fe2+,Fe3+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c(反应物)增大或c(反应产物)减小 c(反应物)减小或c(反应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