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离子反应的应用 1.知道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3.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 离子反应 的应用 物质的检验(定性) 物质含量的测定(定量) 物质的纯化 物质的制备 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检验的类型 (1)生成沉淀;(2)生成气体;(3)显示特殊颜色。 方法 离子 试剂 现象 注意 沉淀法 Cl-、Br-、I-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 — SO42-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稀盐酸酸化 Fe2+ NaOH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 Fe3+ 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 Al3+ NaOH溶液 白色沉淀→溶解 — 气 体 法 NH4+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要加热 CO32-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32-、HCO3-、HSO3-有干扰 SO32- 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显 色 法 I- 氯水(少量),CCl4 下层为紫色 — Fe2+ Fe3+ KSCN溶液 红色 — 焰色反应法 Na+、K+ Pt(Fe)丝和稀盐酸 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 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 KSCN溶液和氯水 先是无变化,滴加氯水后变红色 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 铁氰化钾溶液 蓝色 — 二、离子浓度的定量测定———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液 未知浓度的溶液———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 ( H++ OH- = H2O) , 在滴定达到终点 (即酸碱恰好反应)时,有 n(H+) =n(OH-) 即:C酸(H+) V酸= C碱(H+) V碱 C碱 V碱 V酸 C酸= C酸 V酸 V碱 C碱= 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来滴定,并记录所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待测液的浓度。 探讨一:c(H+)测定的实验原理 c(NaOH) c(HCl) V(NaOH) V(HCl) = 所求? 已知 已知 实验测量数据 探讨二:如何判断盐酸待测液与NaOH标准液恰好完全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无现象) 酸性 碱性 中性 酚酞 无色 红色 无色 3.实验仪器 滴定管有“0”刻度,且小刻度在上,由上及下增大。 最小刻度0.1 ml,精确度0.01mL。 4.操作步骤 ① 查漏:活塞处是否漏水。 ② 洗涤:先用蒸馏水洗,再用待盛溶液润洗2~3次。 ③ 装液:注入待盛溶液,使液面位于“0”刻度线以上2~ 3 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④排气:在滴定管下方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不留气泡。 ⑤调零:调节液面处在“0”或“0”以下某刻度处。 ⑥读数:记下液面准确读数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估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注意事项: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向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至指示剂变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滴加速度先快后慢,直至指示剂颜色突变。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1.滴定管操作方法 2.终点判断 5.数据处理 按上述中和滴定操作重复二至三次,记录每次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消耗体积,取平均值,代入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实验 编号 NaOH标准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消耗 NaOH的体积(mL) 盐酸待测液的体积(mL) 1 0.1000 23.52 25.00 2 0.1000 23.50 25.00 3 0.1000 22.48 25.00 = 0.1000 mol/L×23.50 mL 25.00 mL = 0.0940 mol/L 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