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57868

24.《司马光》教案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1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司马光,教案
  • cover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司马光》作为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标志着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在小学教育中,文言文的引入无疑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尽管文言文教学案例和相关研究相对匮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但《教师教学用书》已明确指出教学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而非过分追求逐字逐句的解释或深入理解,避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大多数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已经表示,文言文相较于古诗来说,更易于理解。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文言文选读,如《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这些故事本身就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或神话寓言。文本简短,注释详尽,使得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既有的阅读经验,轻松把握文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深思:在学生已经能够理解文言文内容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文言文的深层价值?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初步理解走向深入欣赏?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通过注释和插图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包括调整语序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4.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学习文言文来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1. 利用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简洁,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在学生已基本理解文意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如何在教学中平衡文言文的字面理解和深层文化理解,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吸收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司马光》这篇课文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年仅七岁的司马光,在一次庭院嬉戏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当一个小孩不慎掉入盛水的瓮中,其他孩子惊慌失措时,司马光却能冷静应对,他机智地用石头砸破瓮,使得落水的孩子得以获救。 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30个字,但每个字都精挑细选,动词的使用尤为贴切,生动地再现了故事的紧张气氛。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直观地展示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读、范读、精读和诵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验文言文的韵律美。 师:大家知道“瓮”是什么吗? 生1:它是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 师:你说得对,瓮的确有这样的特点。你是从哪里学到这个知识的? 生1及另外几位学生:老师,我们在课文下面的注释里看到的。 师:没错,注释中确实有对“瓮”的详细解释。(在课件上突出显示“注释”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利用文章的注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师:除了注释,课文的插图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瓮”的线索。有谁注意到了吗? 生2:我注意到了,瓮就是那个正在流水的,看起来像一个大罐子的东西。 (教师在课件上用红框标出插图中的“瓮”) 师:有时候,课文的插图也能成为我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好帮手。 在教学“瓮”这个字时,无论是发音、意义,还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文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学生们应该能够轻松理解,教师也可以按照计划继续教学。但就在这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教师随即询问: 生:老师,这里的“瓮”是不是就是“缸”?我很早就听过这个故事,叫做《司马光砸缸》。故事里说有人掉进了水缸,然后司马光砸破了缸,救出了那个人。这里的“瓮”和“缸”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师:为什么课文中用“瓮”而不是“缸”呢?这篇文章是根据《宋史·司马光传》编写的,原文中记载的就是司马光砸瓮,教材的编写是非常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