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会认“诵、例”等 13 个生字,会写“背、诵”等 10 个字,会写“背诵、照例”等 12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课文内容。 3. 能初步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知道“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4.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梳理课文内容,理解“不懂就问”的含义。 2. 教学难点 - 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呢?(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做法) 2.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在小时候就非常善于提问。他就是孙中山先生。(板书:孙中山)你们对孙中山先生有了解吗?(引导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教师适当补充) 3. 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学习中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不懂就问”。(板书课题:不懂就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拼一拼拼音。读完后,坐端正,老师要看看谁读得最认真。 2.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诵(sòng)例(lì)糊(hú)涂(tú)呆(dāi)戒(jiè)厉(lì)挨(ái)楚(chǔ)段(duàn)练(liàn)肃(sù)塾(shú) - (重点指导“诵”是平舌音,“例”“厉”“练”是边音,“糊”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挨”是多音字,在“挨打”中读二声,在“挨着”中读一声) - (2)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 (如:“加一加”法,“诵”是“讠”加“甬”;“换一换”法,“例”把“列”的“刂”换成“亻”;“形声字识字法”,“糊”“涂”“呆”“戒”“楚”等字都是形声字;“联系生活实际”法,“塾”可以联系到古代的私塾等) - (4)游戏巩固识字。(如“识字大闯关”游戏,设置多个关卡,每个关卡有不同的识字任务,如认读生字、组词、造句等,学生通过关卡获得相应奖励)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读完后,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并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 (1)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他的学习表现怎么样? - (2)出示句子:“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 理解“私塾”的意思,通过图片或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私塾的教学方式。 - (3)指导朗读:读出私塾课堂的单调和枯燥。(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读) 2. 学习第 2、3 自然段 - (1)自由朗读第 2、3 自然段,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 (2)出示句子:“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