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65035

第10课 推动认识发展——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

日期:2025-05-1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90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选择性,解析,训练,课时,同步,必修
  • cover
第10课 推动认识发展———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①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④掌握真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 ①从一事物的个性中抽取共性的过程 ②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③由抽象规定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④在思维中形成多重规定的综合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这表明( )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 ③在理论创新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 ④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否定已有的理论和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这个世界上,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事物,所以在古人的眼里,光并没有什么特别和神奇之处。1905年爱因斯坦在其提出的光电效应中对光量子进行了解释,让世人认识到,光既可以是光波,也可以是粒子;而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即波粒二象性,再次刷新了人类对光的认知,从而形成了对光相对完整的认识。这表明( ) ①摆脱感性具体制约,认识才能够发展 ②思维抽象是人类追求认识的终极目标 ③感性具体是人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 ④思维具体是对感性具体的升华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为人、求学需要自信,但过于自信就走向了自满、自负,导致衰败。我国的传统智慧暗合了现代心理学的达克效———这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不足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往往高估自己;而能力高者会低估自己,都无法对他人和自己作出客观判断。对以下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①愚昧区→自信心崩溃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 ②自信心崩溃区→成长区:否定阶段是事物发展中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 ③成长区→成熟区: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以防止发生质的变化 ④愚昧区→成熟区: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其目的在( ) A.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B.获得对事物的外部形象的认识 C.获得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某种共性的认识 D.把握客观对象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 7.我们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实践调查,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确定论点、论据,在头脑中大体形成调查报告的体系结构,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调查报告写出来。这里体现的思维顺序是( ) A.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B.从思维抽象到感性具体 C.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 D.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 8.生物钟一直被认为是无形的,但它的紊乱与睡眠障碍、精神抑郁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肿瘤等重大疾病发生。我国科研人员发现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每24小时伸缩一次,犹如生物钟的指针,并参与生物钟的调控。该“有形”生物钟的发现,对于理解生物钟的构造以及分子层面与细胞层面生物钟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 A.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B.具体科学的研究需要正确世界观的指引 C.实践和认识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D.该发现实现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9.“高原效应”是指在学习某个课程、事物或者在某一个项目提高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但通过调整心态以及方法后,又出现了好起来的现象。你是否遇到过“高原效应” 如果遇到了,正确的做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