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点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候与自然景观 2 课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分析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4.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高考考向分析 考点 真题统计 考向分析 气候 2023全国乙卷; 2023海南卷; 2023北京卷; 2022浙江统考; 2022、2019广东卷; 2022山东卷; 2022江苏卷 近几年,试题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或人们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对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影响区域气温或降水的因素,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均有考查。尤其是涉及区域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考查,常隐含着对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的分析,在知识考查中常打破定式认识和惯性思维,注重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 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气 候 气候: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气候因素 气温 降水 月均温 年积温 日温差 年温差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际、季节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01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低压和高压分别盛行什么气流?哪个气压带更容易产生降水? 低压带 低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降水丰富 高压带 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不同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主要看冷暖干湿)特点不同。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气流运动方向 降水多少 干湿 状况 冷暖 状况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下沉 上升 上升 下沉 少 多 少 多 干 湿 干 湿 热 冷 温 热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思考: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状况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 成因: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较均匀) 植被:热带雨林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 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各月、板根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析亚马孙平原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 大气环流: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太阳辐射:纬度较低,全年接受的太阳辐 射多。 地 形: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如果在单一极地高压带控制下,区域气候有什么特点? 分布规律:极圈以内 成因:纬度高,受极地高压带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