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66576

5.2土壤第2课时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11-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441978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土壤,课时,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5.2土壤 二、土壤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SOIL 成土母质 PARENT MATERIALS TO GENERATE SOIL …… 生物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 …… 地貌因素 Geomorphic factors …… 气候因素 Climatic factors …… 时间因素 time factor …… 人为因素 anthropogenic factor …… 成土母质 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石灰岩等)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花岗岩等)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黏粒较少。 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粒。 土壤形成因素 (以矿物质和有机质形成为例) 气候 成土母质 生物 矿物质 水热条件 有机质 土壤形成初期 岩石开始崩解 土层开始形成 完整的土壤层 成土母质 有机物 母质层 母质层 母质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基岩 基岩 基岩 基岩 1.成土母质 岩石风化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物质 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植物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 2 生物 有机物质 2.生物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 温度 降水 03 气候 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水热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岩石风化、物质迁移和植物、动物、微生物活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风化 淋溶 微生物分解 湿热地区 干冷地区 3. 气候 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 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土壤形成速度较慢 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 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成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 但是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有机质积累少 3. 气候 干热地区 冷湿地区 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低。 如撒哈拉沙漠地区 有机质积累多 连线 土壤发育较慢 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土壤发育较快 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 土壤黏粒比重较高 湿热 湿冷 干热 干冷 山坡土壤发育程度分布示意图 从山顶到山前,土壤存在哪些差异? 4. 地貌 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颗粒由粗到细,依次分布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高度 坡度 坡向 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换。 陡峭的山坡土层较薄; 阳坡土壤较阴坡干燥; 低洼地土层较厚。 04 地貌 山顶 山麓 陡 缓 迎风坡 阳坡 背风坡 阴坡 5.时间 时间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 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 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 土壤的形成与发育比较缓慢, 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 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例如:东北平原黑土(厚度达到1m),每形成一厘米厚黑土需时200年以上。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不合理的农业耕作 合理的农业耕作 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沙化 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 6.人类活动 上千年改造,形成了非常肥沃的水稻土 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岩石是紫色,土壤也呈紫色。 指出下列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及作简要解释 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 山顶土壤的颗粒物较粗,山前平原土壤的颗粒较细。 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