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68———6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可以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模型化。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开课,多媒体演示“三桃杀两士”的成语故事。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悲剧必然会发生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考:“三位勇士争分两个桃子,不论怎样,必然会存在有两人合争一个桃子”,因而悲剧必然产生。这样的设计在聚焦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给了学生一个“抽屉原理”的生活原型,教师的导入语“你知道吗,晏子的故事里蕴含了一个数学知识———鸽巢原理”,让学生觉得“鸽巢原理”就在自己身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授新课 呈现问题,引发探究 师:想要弄懂刚才的问题,我们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出发。 出示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同学们觉得这句话说得对吗?请你静静的思考一下。思考完毕之后,大家可以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用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小组合作: 画一画:借助“画图”或者“数的分解”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 找一找:每种摆法最多的一个笔筒中放了几支铅笔,用笔标出来。 总结: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了( )支铅笔。 学生汇报,展台展示 交流后明确:一共有4种情况(4,0,0)、(3,1,0)、(2,1,1)、(2,2,0)。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因此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 (4)活动 说一说 师 :结合自己的摆放方式,说说为什么“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总是”是什么意思? 师:“至少”如何理解? 【设计意图】抽屉原理的教学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具体结论,而在于让学生经历探索结论的过程,因此教师以问题“猜猜,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个结论究竟是对是错?”为切入口,引领学生步入“证明”的世界。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先说结论,再结合摆法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初步经历相对完整的“证明”过程,积累了“说理”的经验,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紧扣“总是”与“至少”的理解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说理”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在所有方法中,必然有一种存在的放法,在这种放法中,放入最多物体的那个抽屉里物体个数的最小限度”这个数学结论,凸显了本课的教学关键。 (5)活动 找一找 师 :你认为“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个结论,与图几联系最紧密?为什么呢?哪种分发能最快找到结论?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全课的核心。在两个关联性很强的问题引领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晰:有了前面的数学活动基础,学生瞬间发现“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个结论与(1,2,1)这种分法联系最紧密,究其原因学生们还会发现“(4,0,0)是运气最好的情况,其次是(1,3,0)(2,2,0),但是不具备普遍性,不能代表全部的情况,而(1,2,1)属于运气最差的情况,运气最差的情况下都能保证‘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