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74623

花城版(2024)六年级上册第10课十面埋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花城,2024,六年级,上册,10课,十面埋伏
  • cover
《十面埋伏》教学设计 乐曲简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体验,领略古曲艺术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在体验中欣赏作品,探究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中的力度、速度、节奏等分析音乐作品。 3.知识与技能 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琵琶的音色特点、演奏技巧。 教学重难点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十面埋伏》吗? 生:听过,有歌曲,电影,成语... 师:对,陈奕迅有一首歌曲叫《十面埋伏》,SHE也有一首歌曲叫《十面埋伏》,张艺谋有一部电影《十面埋伏》,这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四面八方布置了重重埋伏,这些老师也有所了解。(点击PPT的音乐和视频)那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首器乐套曲--《十面埋伏》,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聆听。(老师播放音频) 【设计意图】 通过与学生所接触过的成语和歌曲谈话导入,开门见山,让同学们对本课有直接的印象。 教学过程 整体聆听 (1)师:乐曲听完了,那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琵琶。 师:没错,是琵琶。琵琶是我国古老乐器之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结构为半梨形音响,面板为桐木,琴颈向后弯曲,钢丝尼龙弦,用人工指甲弹奏。琵琶的种类很多,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品与相是琵琶上的音位。弦轴是改变弦的松紧程度达到调整音高的目的。音色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 其作品根据表现手法不同可分为:文曲、武曲和文武曲。文曲重点在于表达左手的技法,主要是以抒情为主,因此整个乐曲的格调轻松、细腻、优雅,具有很强的倾诉性和概括性,从曲调风格上分析,琵琶文曲主要以写意和抒情为主,常常通过简单动人的旋律或者清新优美的曲调,来表达出演奏者内心诉求和令人向往的意境。代表作品有《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等。 武曲主要重点展现右手的力量和演奏技巧,其气魄宏伟,格调慷慨、雄壮,琵琶武曲主要以叙事为主,因此具有叙事性和写实性特点,常常有声有色地描绘故事场景,结构庞大,又可以被分为武板和武套两种,前者结构短小精炼,曲调轻快;而后者结构较大,气势恢弘,层次鲜明。代表作品有《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 文武曲,顾名思义就是将琵琶武曲和文曲的表现手法融合在一起,因此这类琵琶曲同时具备了武曲和文曲的演奏风格,但是它又打破了这两类乐曲的格调束缚,讲究活泼欢畅和风格新颖,因此在过去又常常将这类乐曲称为“大曲”。从文武曲的乐曲格调特点分析,不仅同时具备武曲的写实性特征,而且还具备了文曲的抒情、写意特征,并且文曲的演奏技法还丰富多样代表作品有《阳春古曲》《灯月交辉》等。 根据乐曲体裁,琵琶曲又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 ①独奏乐曲:《春雨》《秦俑》等; ②重奏乐曲:《弦索十三套》等; ③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乌江恨》等; ④改编乐曲:《浏阳河》《小小竹排》等; ⑤室内乐作品:《镜》《鬼戏》《关山月》等。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古诗中也对琵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们来看看《琵琶行》中的诗句,并且来聆听一下我们对诗句中的描述。 (2)聆听完毕后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