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74680

5.1 唱歌 长江我的家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0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唱歌,长江,我的家,教案,人教,2012
  • cover
《长江我的家》教学设计 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长江我的家》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优秀歌曲作品。这首歌以长江为创作主题,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长江沿岸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歌曲采用三段体结构,旋律线条流畅,节奏规整有力,歌词朴实感人。作品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引导学生了解长江文化、培养爱国情操的理想教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他们对长江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有初步认识。然而,学生在气息控制方面还不够稳定,演唱时的情感表达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对长江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和感悟。针对这些特点,教学设计将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演唱技巧 结合多媒体资源深化文化理解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感受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特点,体会作品所表达的对长江的深厚感情,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审美情趣。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演唱技巧,准确把握节奏和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并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长江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感受长江流域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特色,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与旋律,运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长江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在演唱时能够正确运用气息,并结合歌词意境进行准确的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优质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演唱概念 互动讨论法:师生互动、生生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练习法:通过小组活动,提高练习效率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钢琴或电子琴 精心制作的课件(包含歌曲简谱、歌词) 长江流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歌曲伴奏音频 小组评分表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播放长江风光视频片段) 生:观看视频。 师:看完视频,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雄伟的长江、美丽的风景、繁忙的码头等。 师:长江像一条巨龙,横贯中国东西,滋养着华夏儿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长江我的家》。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感知阶段 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首歌曲。(教师范唱或播放示范音频) 生:闭目倾听。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分享感受)旋律优美、歌词感人等。 理解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展示歌词) 生:齐读歌词。 师:歌词中描绘了长江的哪些特点? 生:(结合歌词内容讨论) 探究阶段 节奏学习 师: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节奏。(教师示范节奏型) 生:跟随教师练习节奏。 师:现在分组进行节奏接力游戏。 旋律学习 师:让我们分句学习旋律。(教师分句示范) 生:模仿练习。 师:注意气息的运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呼吸练习。 分组练习 师:现在分成小组练习,互相帮助,互相提醒。 生:小组练习。 展示阶段 教师示范完整演唱,强调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学生跟随练习,注意情感表达。 小组展示,相互评价。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班级合唱比赛 师生共同评价 全班大合唱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需要提高的学生。 作业: 在家练习演唱《长江我的家》 搜集长江相关资料,制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