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顺畅的翻译课文; (二)品味文章的意境(分析比喻手法),感受写月的语句; (三)结合写作背景揣摩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对其有所认识。 二、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却蕴含深厚,令人寻味,文章起笔交代夜游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发内心感慨,记叙、描写、抒情一气呵成,以独特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情感。记叙中“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寓情于叙。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丰富的想象,传神的比喻,把读者带入一个空灵澄澈,亦真亦幻的境界,融情于景。结尾连用两个反问句加一个转折句,不经意间道出了作者几多人生感慨。本文语言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是一篇名副其实的美文。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语言和写法都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以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 三、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悟作品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 “闲”字的多重理解。 五、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一)了解苏轼的基本信息;(二)在课文里标出生字读音,读顺课文;(三)了解写作背景,思考在这样的处境中,作者想要以此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一)导入 给“闲”字组词,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一位闲人的闲事,共同体捂闲人的闲情逸致。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学生认知的心理需要。本环节中我运用游戏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以专注而饱满的精神走进文本。)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生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教师提炼强调关键信息。 关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这一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初读感知 1.听录音:(学生做好笔记,注意字音,划出停顿。) 2.正音,并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学生从字音、节奏方面评价。 教师强调特别注意的停顿: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设计意图:听名家朗读,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自由朗读使学生通过语感检验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把握。指名朗读帮助教师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4.翻译课文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翻译课文。 老师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答疑。 教师强调户、欣然、念、相与、交横、盖、但、耳等文言词汇的意思或用法。 (3)指名翻译课文。 5.齐读课文 (通过以上初读的环节,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品读明意 1.作为一篇游记,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每一段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此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游记的文体特点,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叙事———写景———抒情) 2.第二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能把月光描写的如此生动传神?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揣摩本段精妙的语言和写法,品析比喻句和侧面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笔下清澈明丽、亦真亦幻的动人意境。) (五)品味“闲”人 1.文中有一个词统领全文,是哪一个词?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清闲? 3、怎样才能做一个闲情雅致的人? (以上三个问题是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完成学习的主要环节和内容,达到预设目标,突破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