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24) 3.2世界的地形(分层练) 一、单选题 1.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郊的香山最高峰,在地图上的高度是575米,这个高度是指( ) A.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 【答案】C 【详解】在地图上标注的高度是指该地的海拔,即该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郊的香山最高峰,在地图上的高度是575米,这个高度是指海拔高度,也叫绝对高度。故选C。 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答案】D 【详解】高原与山地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但高原相对平坦,而山地较为陡峭,故①为高原,②为山地;丘陵的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地面较平原崎岖一些,故③是丘陵;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故④是平原。故①②③④依次是高原、山地、丘陵、平原,D正确,排除ABC,故选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③④四地中,分别位于陡崖和山谷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4.①地和③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21米 B.600米 C.200米 D.870米 【答案】3.B 4.A 【解析】3.读图可知,①位于等高线闭合处,中间高,四周低,是山顶;②位于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③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④位于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①地的海拔是670米,③地的海拔是100-2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70-570米之间,所以可能是521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中图甲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瀑布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甲中甲地海拔为( ) A.150米 B.100米 C.250米 D.200米 6.M(海拔348米)、N(海拔540米)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208米 B.888米 C.150米 D.192米 7.下列四地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阴影区域地形类型是( ) A.丘陵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答案】5.B 6.D 7.D 8.C 【解析】5.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上的数据为海拔高度。读图可知,甲地位于100米等高线上,海拔为100米,B正确,ACD正确;故选B。 6.相对高度是指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故M(348米)和N(540米)的相对高度是540米-348米=192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读图可知,图中丁地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且有河流流经,容易形成瀑布,故选D。 8.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处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王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下图所示)。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④保持中心点和方向不变,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详解】本次实验总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准备一块马铃薯;第二步:将马铃薯切为厚度相同的片状,且依次摆放;第三步: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第四步: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每层填上相应的颜色。因此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和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 10.某学校地理社团在端午佳节举办了主题为“‘粽’情山水,端午游园”的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