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87333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日期:2024-1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40877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
  • cover
(课件网) (一)战争背景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国内市场狭小……日本统治集团急需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移国内矛盾,争夺国外市场,寻求出路。 惟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东北),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 ———1927年披露《田中奏折》 “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李鸿章 日本:对外扩张,称霸世界 中国:守疆保和,腐朽软弱 日本对外扩张,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根本 原因 (一)战争背景 朝鲜 帮助 请求 日本 中国 增兵蓄意 袭击挑起 东亚中、日、朝关系示意图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陆奥宗光 (一)战争背景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 直接原因(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观察图中“洋人”的活动,这表明西方列强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一)战争背景 列强默许、支持 纵容的态度 丰岛海面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威海卫 阶段 战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1894.7开始 第一阶段(1894.7-9) 第三阶段(1895.1-2) 第二阶段(1894.9-11)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海权 左宝贵 邓世昌 辽东战役 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徐邦道 丁汝昌 (二)战争过程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左宝贵 (1)丰岛海战(1894.7 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 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二)战争过程 邓世昌 (3)黄海海战: ①时间:1894年9月 ②双方:清政府的北洋舰 队与日本联合舰队 ③经过:北洋舰队奋勇杀敌,重创日舰,邓世昌等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④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黄海海战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舰船多处受伤。邓世昌率全舰官兵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沉没,全舰官兵200余壮烈殉国。 (二)战争过程 慈禧的态度 既害怕日本的武力威胁,又怕60大寿过得不开心,故力保“和局”,支持李鸿章,希望“调停”成功。 战争初期,许多清朝官员以为中国必胜,纷纷要求李鸿章火速出兵,先发制人。他们仍视日本为“蕞尔岛夷”,认为日本不自量力,如果与中国交锋,必败无疑。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李鸿章的态度 深知北洋水师的弱点: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仅能用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难以为继,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差。为保存实力,保持他的政治地位,力主“避战求和”,不肯轻于一战,乞求各国“调停”,迫使日本和平解决事端。 清政府的避战求和 (二)战争过程 (4)辽东战役 ①时间:1894年11月 ②路线: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沈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直取大连、旅顺. ③战况:1894年10月下旬 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