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5889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7239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 cover
课件40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历史小说有《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坟》《华盖集》,散文诗有《野草》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教学目标 1、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2、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彩。 3、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描写百草园自然风貌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4、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确凿()菜畦()皂荚()桑葚()长吟()油蛉()斑蝥()臃肿()敛()脑髓()秕谷()匾()拗()蝉蜕()窦()厥()倜傥()叵()锡箔()蟋蟀()活动一: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确凿( )菜畦( )皂荚( )( ) 桑葚( )长吟( )油蛉( ) 脑髓( )秕谷( ) 倜傥( )( ) 蟋蟀( )( ) 攒( )záoqízàojiáshènyínlíngsuǐbǐtìtǎngxīshuàicuán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沸,水开了,发出响声。无处觅(mì寻找)食高枕而卧:比喻无所顾忌。今多 比喻不加警惕。攒(cuán凑在一块儿)成小球拗(ǎo用力弯曲)过去敛(liǎn放)在盒里整体感知: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目分析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返回理清文章思路: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百草园的生活(1—8) 过渡 承上启下 (9)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段 落 层 次 一、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 总说百草园是乐园。 2.百草园的景物美。 3.美女蛇故事。 4.冬天雪地捕鸟。 5.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1—9段)(1段)(2段)(3—6段)(7—8段)(9段)(10段—结束) 1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 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2)、重点研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的景物?它们各抓住了静物、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黄蜂 叫天子静态动态低高﹙ ﹚ ﹙ ﹚ ﹙ ﹚ ﹙ ﹚ ﹙ ﹚ ﹙ ﹚﹙ ﹚ ﹙ ﹚ ﹙ ﹚碧绿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红的 肥胖的 轻捷的长吟 伏 窜高低描写景物:有序多角度精选词语形容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 单是 就有…………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低唱(声音)弹琴(声音)翻按喷﹙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