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3587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案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12-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477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1课,马克思主义,诞生,传播,教案,统编
  • cover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普通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历史的第五单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动,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主要介绍在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爆发,同时出现建立“理想社会”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子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内容和影响; 第三子目“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介绍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本课总体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付诸实践的历史,勾画了人类对未来幸福社会的蓝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思想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 3.《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二)素养目标 1.通过图表、地图、史料阅读等方式,渗透时空观念,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培养时空观和史料实证能力。 2.通过解读《共产党宣言》节选部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提升阅读能力,进而利用文字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尤其是对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延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材料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本课的时空坐标,使学生对本课从时空的角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新课讲授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设计思路:通过给学生提供图片材料、地图材料、文字材料等,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历史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 合作探究一:根据以下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一切人都应该劳动。法国革命是阶级斗争。 ———圣西门 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的。“法郎吉”的梦想。 ———傅立叶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创办新和谐公社。 ———欧文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材料四: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 ———弗·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 ▲马、恩在《新莱茵报》编辑部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先让学生分析回答,后老师归纳补充总结。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建立和发展(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马、恩格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基础:马、恩长期的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