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4729

部编道德与法治 七上第6课 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设计(含2课时)

日期:2024-11-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86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友谊,2课时,教学设计,常青,之树,6课
  • cover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设计(2课时) 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友谊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获得友谊需要付出真诚和努力,友谊也需要精心呵护。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如何缔结真挚的友谊 第一框题 友谊的真谛 教材分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第六课从师生交往转为学生同龄人的交往,既是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完善,也回 应了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本框题是第六课的第一课时,开启了关于友谊话题的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厘清友谊的真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辨析什么才是健康的友谊。教材先用一段话开宗明义地引出友谊的话题,紧接着围绕“友谊的真谛”分别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教材“探索与分享’板块展现了不同场景中朋友的做法,指出 虽然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是 我们都希望从友谊中获得的。正是这些情感,让我们和朋友形成了不同于陌生人的亲密关系。二是用一段话明确指出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由于此观点较为抽象,教材通过设置了“阅读感悟”板块,通过马克思和好友恩格斯的例子佐证友谊是心灵的相遇而并非 现实条件的对等交换,引导学生建立志同道合、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美好友谊。三是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这一层意思的表达主要通过一个活动和一段正文来实现。教材通过“探究与分享”板块呈现出学生交友中常有的享受了朋友的付出自己却不愿付出的案例,引发学生关于给予与接受、分享与分担的讨论,从而得出友谊具有平等和双向两个特质。最后,教材用一段富有深意和启发意义的话,点出了朋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重要陪伴者,引导学生珍惜友谊,让友谊与成长同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1)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拥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目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政治方向,明确价值取向,培养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涵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健全人格 (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2)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 (3)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 (4)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5)友爱互助,真诚友善,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具备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做到有序参与各项活动。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和领悟友谊的真谛认同“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道德修养 (1)通过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经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2)通过讨论生活中常有的朋友间付出不对等的案例,理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学会付出,并能够对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 健全人格 (1)通过了解伟人之间的友谊,分析自己的交友经历,认识到友谊是心灵的相遇,是平等的、双向的,培育健全人格。 (2)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3)学会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理解友谊的真谛,在友情关系中能够自觉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关怀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2)具备正确的责任认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友谊的享受者,也是友谊的维护者,懂得用实际行动呵护友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此观点强调了友谊关系中的平等性和双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