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5985

4.3.2 描绘居住地人文景观 课件(共53张PPT)地理晋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40706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3.2,描绘,居住地,人文景观,课件,53张
  • cover
(课件网) 主题四 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 描绘居住地文化景观 第二课时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十分广阔,但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宜人类居住。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找更加适宜的居住地。今天,地球表面有些地方人口稠密,有些地方人烟稀少;有些是城镇,有些是乡村。这种状况 是怎样形成的?人们选择居住地时会考虑哪些条件?怎样描述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 意大利佛罗伦萨全景 主题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说明气候、水源、地形、海洋等自然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城乡等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和文化景观特点,领略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 人们是如何 选择居住地的? 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 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 2.描述居住地气候特点 3.描绘居住地文化景观 新课导入 巴西狂欢节反映了世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一特点的形成与人种迁移有何关系 狂欢节作为欧洲天主教的传统节日,由欧洲移民带到巴西。每年的2月中旬或下旬,巴西狂欢节期间,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载歌载舞,尽情狂欢。桑巴舞是巴西狂欢节的象征,起源于非洲,后加入了印第安人的艺术元素,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 桑巴舞 狂欢节花车巡游 核心素养 在描述居住地文化景观时,学生需要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并塑造地理环境,同时地理环境又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例如,城镇与乡村景观的差异往往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则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人类迁徙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探讨这些因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并逐渐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 人地协调观 在描述居住地文化景观时,学生需要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并塑造地理环境,同时地理环境又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例如,城镇与乡村景观的差异往往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强度和方式的不同,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则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人类迁徙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探讨这些因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并逐渐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 区域认知 在描述居住地文化景观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等多个因素,以理解文化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例如,城镇与乡村景观的差异不仅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关,还与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也往往受到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思维,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化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综合思维 在描述居住地文化景观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方式,获取更直接、更真实的信息,以加深对文化景观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前往不同的城镇和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当地的文化景观特征;也可以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地理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景观的实际情况,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实践力 城镇与乡村景观 01 地球家园的居民 02 Contents 目 录 地球家园的居民 Part 02 人种 人种分类 世界上的主要人种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 划分依据 人种是依据人类体质特征划分的,不同人种的肤色、毛发和面部特征各不相同。 肤色 头发 面部特征 体毛 白种人 色浅 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较多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较厚 很少 黄种人 浅黄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