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回顾: 1.体温调节中枢: 2.冷觉和热觉的形成部位: 3.体温调节的方式: 4.感受器种类: 5.温度感受器分布: 下丘脑 大脑皮层 热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皮肤、黏膜、内脏器官 血管、汗腺、骨骼肌、 肾上腺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皮肤热觉感受器 炎热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垂体 传出神经 减少散热 增加产热 增加散热 肾上腺素释放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皮肤血管舒张 汗液分泌增多 TRH TSH 大脑皮层 产生热(冷)觉 增减衣物 使用空调 上行传导 行为性调控 7.直接参与产热的激素: 6.效应器: 生理性调节 预习自测 (1)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同时能够间接调节血糖的含量( ) (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 (3)血钠升高时,肾上腺髓质分泌降低,血液中醛固酮减少( ) (4)K+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 × × × √ 情境导入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2.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向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9表3-2,梳理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人体水平衡 摄入的水量 排出的水量 ≈ 饮水 食物中的水 代谢产生的水 肾 皮肤 肺 排尿(最主要途径) 排汗 呼吸 大肠 粪便 1200mL 100 mL 1000mL 300mL 1500 mL 500 mL 400 mL 2500 mL 2500 mL 注:这是指一个体重为70kG的成年人在25℃、活动量不大,以及中等饮食程度的情况下。 探究任务一:就水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分析我们为何在冬天尿液比夏天多呢? 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2.尿液的形成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2.尿液的形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尿液的成分有什么? 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组成,功能是排泄。 尿液中主要是一些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会被重吸收) 尿液 (排出体外) 肾单位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水、无机盐、部分葡萄糖、全部尿素滤出,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 血液 150 L 1.5 L (3)当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机体是如何调节水平衡的呢?阅读课本P60,结合图3-11,建构水平衡调节模型。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3.水平衡调节过程 抗利尿激素增加 下丘脑中的 渗透压感受器 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神经细胞分泌 垂体释放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 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大脑皮层 产生渴感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尿量减少 刺激 (+) (-) (-) 产生渴觉不算反射,主动饮水才算反射。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3.水平衡调节过程 (1)水平衡调节中枢:_____ (2)渴觉中枢:_____ (3)渗透压感受器分布:_____ (4)相关激素:_____ 下丘脑 大脑皮层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水平衡是在神经-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调节肾脏排尿量完成的。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储存在神经垂体(脑)垂体中,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液。 探究一.水平衡的调节 ④调节中枢: 渗透压感器 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TRH 体温调节中枢、 血糖调节中枢、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①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 ②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 ③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 (5)下丘脑的功能 【典例1】下图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