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9486

2.1《 长征胜利万岁》任务式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9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长征胜利万岁,任务,教案,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长征胜利万岁》 教学目标 1.了解革命回忆录的基本特点,通过聚焦文本叙述视角,感受革命战士们崇高的革命情怀。 2.通过比较阅读,分析作者采用的叙述时间、叙述节奏,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揣摩文本细节,感悟回忆录的启示性意义,了解长征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 1.通过聚焦文本叙述视角,感受革命战士们崇高的革命情怀。 2.梳理文本中的叙述时间、叙述节奏,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揣摩文本细节,感悟回忆录的启示性意义,了解长征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 1.掌握作者通过叙述时间与叙述节奏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技巧。 2.领悟“时间”赋予回忆录的特殊价值与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长征胜利万岁》,选自《杨成武回忆录》。 1.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万里长征;长征中,杨成武同志所在的红四团曾作为先头部队,经过一年多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终于在1935年10月19日到达北上抗日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上世纪80年代,杨成武追述长征胜利时的重要事件,以“回忆录”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和精神财富。 2.革命回忆录:“回忆录”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常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带有文献性质。作为回忆录中的一种,革命回忆录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回忆亲身经历的革命斗争史实的纪实性文体,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文学的生动性和鲜明的革命性等特点。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文本叙事传达出红军战士们的革命豪情。 二、【学习任务一】聚焦叙述视角,感受革命情怀 一般来说,回忆录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限制性视角,即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线索与依据,叙述视角不仅仅是艺术手法,同时也体现着特定的意图。 请同学们圈划文本中作者采用的叙事人称,看看有哪些特点?(集体叙述视角、转换第二人称叙述视角等) 三、【学习任务二】关注叙述时间,体会写作意图 1.请同学们梳理文本,根据文中的时间提示词,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具体事件。 以时间点为基本线索,作者把各种相关的情节组合串联为一个时间序列,加强了革命回忆录叙述的历史真实感。 2.如果把“红军到达吴起镇”这件事的叙述文本,与时任一纵队政委聂荣臻同志的回忆录作一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不同作家在叙事时间与节奏上的显著差异。 同学们,让我们继续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红军歼灭战的全过程。你能发现作者在叙述“长征中的最后一仗”时的叙述时间和节奏吗? 3.围绕“时间”这一概念,我们还可以从另一维度去思考:很多回忆录都是作者晚年对过往历史的回忆与书写,写作完成时间与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对往事的回忆也因为经过时间沉淀而具有一种历史深度和思想高度。 同学们,纵观全文,杨成武同志在这篇回忆录中传达给我们哪些信息呢? 作为革命历史的回顾者,作者还试图借助文字的细节传达出某种历史的必然规律。看似松散的、游离于主题之外的片段与细节,使作者的回忆具有了特殊的情感价值与启示意义。 四、课文总结: 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当历史不再照耀未来,人类的心灵就会在茫然中游荡。”我们能从革命回忆录中获得的情绪感召与思想启示也不应局限于历史,更应观照到当下和未来———回首革命先辈们的峥嵘岁月,继承与发展伟大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书写崭新的历史篇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