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上 第二单元第7课 1.掌握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比较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2.理解和应用各派学说的观点,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3.认识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 家 百 百 家 争 鸣 很多 争 鸣 思想学派 争相 发表意见 百家争鸣 补全表格内容,归纳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思想家 时期 国家 地位 经典 老子(老聃) 春秋后期 道家学派创始人 楚国 《老子》\《道德经》 哲学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①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认为人们应顺应事物内在规律行事 [解读]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一)老子和《道德经》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大道无形,道在口中。”———老子 [解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②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解读]坚硬的事物虽然强大, 但其生命力有限, 而柔软的事物虽然看似脆弱, 却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③处世上,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政治思想: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解读]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会遵纪守法;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朴实。即通过减少统治者的干预和欲望, 让人民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一)老子和《道德经》 根据视频及教材,完成表格信息 思想家 时期 国家 经典 地位 孔子 春秋后期 鲁国 《论语》 儒家学派创始人、著名思想家、大教育家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出生 明志 办学 从政 周游 教育 逝世 BC551 BC479 (73岁) 15岁 37—50岁 51岁 55—68岁 68岁 悲苦的少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根据视频和教材内容,简介孔子一生的经历。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不被采纳, 为什么呢? 说一说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张, 以及在文化上的贡献。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解读]樊迟问仁, 孔子回答“ 爱人”,意味着仁的本质就是关爱他人。 [解读]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 [解读]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①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思想上: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解读]统治者如果治理国家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