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单元第6章 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保护 第3节 生物资源的保护 1.通过分析讨论,了解可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多种方式保护生物资源。(科学思维) 2.通过调查,了解有关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法规。(探究实践) 3.认同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保护生物资源的基本遵循,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环保意识。(态度责任) 重点 学习目标 你们认识图片中的生物吗? 白鱀豚是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被喻为“水中熊猫”。 新课导入 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悲剧还会在其他物种上重演吗?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物资源? 某种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称为功能性灭绝。 新课导入 什么是功能性灭绝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我国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护生物资源,如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卧龙自然保护区 北京植物园 方式一: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指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方式一:就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增多,生动植物生存空间不断拓展。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 东北虎 丹顶鹤 亚洲象 麋鹿 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方式一:就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方式一:就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_____、_____、_____、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自治区,均为我国_____格局的关键区域,涵盖近_____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自主学习(P136-137)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态安全战略 30% 大熊猫 东北虎豹 海南热带雨林 方式一:就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是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的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 方式一:就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跨吉林、黑龙江两省,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 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如,利用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对相关生物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昆明动物园 北京植物园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北京海洋馆 方式二:迁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我国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有多少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有多少种? 方式二:迁地保护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经过这样不断加力度的的保护,我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数量持续增加 已迁地保护植物有 15000 多种 列入名录的野生植物有 300 余种 自主学习(P137) 保护成效 1.生物资源的保护方式 大熊猫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获得了成功,目前其受威胁程度等级已从“濒危”降为“易危”。 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表明,我国现存野生大熊猫 1864 只,栖息地 258 万公顷 。分别比 9 年前增加 116.8%、11.8%,比低谷时期 1985 年到 1988 年的 1114 只增加了 750 只。其中,四川分布野生种群1387 只,栖息地 202.7 万公顷,同比增幅也均在10% 以上。 思考:此段资料说明了我国对大熊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