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60644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范进中举》导学案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18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 cover
《范进中举》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阅读,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的知识,掌握基础字词。 2、合作学习,结合课文分析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性格特征,把握文章的讽刺艺术和对比手法。 3、把握主题,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设想】 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对比手法和讽刺艺术,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 【教学过程】 一、贴近文本,导入新课 范进中举前,任人唾骂,唯唯诺诺,即使无米 下锅也无人过问;一旦中举,都来逢迎巴结,就连举人也来送房送钱,真是天壤之别。展现出封建社会官场的丑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儒林外史》,了解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认识在科举制度奴役下士人的丑恶灵魂。 二、结合小注,了解作者与出处 先自由阅读课文下的小注,再请一名学生介绍《儒林外史》与作者吴敬梓。 三、初读课文,小组分工 小组就近搭配,4、5名学生为1个小组,推荐一名组长作为发言人。 (附:板书) (一)积累字词(一、二组合作完成) (二)填空(三、四组合作完成) 主要人物 小说主人公 (三)体会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 表一: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六组合作完成) 中举前 中举后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表二: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状况(七组合作完成) 中举前 中举后 住 吃 用 表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九组合作完成) 人物 性格 胡屠户 张乡绅 范进 (四)概括本文主题(十组合作完成) 本文通过 ,讽刺和批判了 。 (五)表演展示(五、八组合作完成) 四、悟读课文,合作讨论 1、学习小组内成员在团结、紧张、活泼的气氛中热烈讨论; 2、教师来回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五、说读课文,展示成果 讨论好结果以后,组长板演、解说,展示成果。 一、二组: 作揖(yī)、腼腆(tiǎn)、带挈(qi è)、浑家、桑梓、行瘟、啐、绾、倒运、星宿、名讳、簇拥、谨具贺仪、锭子、商酌、掼、斟酒、侥(jiǎo)幸 组长先个人读,然后领读,最后全班齐读。 教师补充提示:古代的白话小 说中有很多难懂的词。因为时代变迁,一些当时通用的习惯用语现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称“妻子”为“浑家”,称秀才为“相公”,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以免产生歧义。 三、四组: 主要人物 范进、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 小说主人公 范进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判定的理由: 判断小说主人公的一般有四个条件:对人物着墨多少;在小说中的地位;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 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 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作者写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都是围绕范进中举这件事,为塑造范进这个主人公服务的。 六组: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对他的态度 中举前 中举后 胡屠户 任意辱骂 送肉送钱 众乡邻 不理不睬 巴结范进 张乡绅 不认识 拉拢范进 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填写的理由: 1、引导鼓励学生找出对胡屠户的语言 、行动描写:胡屠户两次贺喜的表演,同一地点,对同一对象,评价截然不同。前面是说“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后来“现世宝”成了举人,成了老爷,语言立刻变化,说“……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一打一骂相映成趣,讽刺鞭挞何等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