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7558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4-11-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625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戊戌变法,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戊戌变法 为什么要变 怎么变 变法的结果如何 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要变? (1)政治: 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 材料:由于《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2022统编版《中国历史纲要上》 戊戌变法的背景 《马关条约》 (3)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4)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与传播 康有为 出生地:广东省南海县 香港上海游历--钻研西学--请求变法--办万木草堂--戊戌变法 是中国近代革命家 教育家 思想家 政治家 文学家 出生地:广东新会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材料:早期维新思想主要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维新思想……中法战争后,它逐渐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来,形成一支影响较大的政治派别,表现出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成为后来变法改良思想的先驱。……甲午中日战争后,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人物扫描 (P30、32) 梁启超 怎么变? 一、公车上书 时间: 背景: 代表人物: 内容: 意义: 公车上书: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公车上书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怎么变? 一、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材料:日本一弹丸岛国耳,自明治维新以来,力行西法,亦仅仅三十余年,而其工作之巧,出产之多,矿政、邮政、商政之兴旺,国家岁入租赋共约八千余万元,此以西法致富之明效也。其征兵宪兵预备后备之军,尽计不过十数万人,快船雷艇总计不过二十余号,而水路各军,皆能同心齐力,晓畅戎机,此又以西法致强之明效也。反镜以观,得失利钝之故,亦可知矣。今士大夫莫不以割地赔费,种种要挟为可耻,然今时势所逼无可如何,则惟有急求雪耻之方,以坐致自强之效耳。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变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材料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经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康有为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变法 效仿日本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观点: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存的观点。 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推动了近代化历史进程; 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 三、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朕不甘做亡国之君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教育文化 军事 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教育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