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9407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1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 cover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 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大家想一想18岁的我们在干什么呢? 我们是高三学生,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准备高考。而18岁的邹容已有了深刻犀利的革命思想,撰写《革命军》。在书中,他高呼:“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公例指一般规律,公理指公认道理。他认为革命具有必然性和正义性。 何为革命?暴力是革命的唯一手段和方法吗? 第19课 “低烈度与大业绩”——— 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请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了解清末新政的内容,思考清政府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2、战场的刀枪 3、文宣的笔墨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次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及三民主义。它们分别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分析三民主义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谈谈你对革命舆论的理解。 3、预备立宪 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清政府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06年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建“皇族内阁”。但这些改革不仅没有加速反而出现了倒退,亲贵们排斥汉族大员。耐心没了,期许失望。这一刻不少立宪派人士在眼前仿佛看到了孙文国父般的微笑,一股脑投入革命的怀抱,支持革命。立宪派的改良和清政府的改良自救,使辛亥革命的烈度大为减弱。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革命的炮火迅速蔓延全国,14个省区纷纷独立,清廷统治土崩瓦解。从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场暴力革命从交战地区、交战时间,伤亡人数等方面与欧洲革命相比,无不体现“低烈度”的特征。 2、中华民国成立 武昌起义的成功和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使统一的 、全国性的革命政权的建设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各种政治势力经过一段时期的明争暗斗,终于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政府成员,黄兴任陆军总长,黄钟英任海军总长,伍廷芳任司法总长,王宠惠任外交总长等,从名单上看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由革命派居于主导地位的民主共和政府,此举无疑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南北议和 在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及立宪派等势力的策动下,以伍廷芳、唐绍仪为首的南北代表又在上海举行议和谈判,双方最终达成清帝退位、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秘密协议。那这次妥协实现了革命目的了吗?请同学阅读《清帝逊位诏书》思考问题3. “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标志着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体现共和价值理念) “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可以看出清帝退位南北妥协,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加快了中国实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权的和平交接。(人民) “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体现了各民族领土合一为中华民国,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疆域提供了法理依据,在客观上发挥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对构建由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统一) 由此可见,革命并不代表一往无前,迂回转移未必不是一种策略。革命成果的达成除了暴力之外,还有谈判妥协等方式。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但“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此内容在很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