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2477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5553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教学,历史选择性必修2,4课,古代,生产工具
  • cover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社会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及劳作方式; 2.理解生产工具的变革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劳动工具的变化与主要劳作方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探究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及主要的劳作方式,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认识不同劳作方式的特点及概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并分析古代劳作方式对中国的贡献,培养勤奋劳动、建设国家的家国情怀。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教学难点:生产工具进步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侧重于反映“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本单元三课分别从古 代、近代、现代三个时间维度展开,形成递进关系,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本课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由三个子目构成:农业工具的变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劳作方式的发 展。前两目是并列关系, 侧重介绍了农业领域耕作工具、灌溉工具、畜牧业工具 的变化及手工业领域纺织业、陶瓷业和金属冶炼业工具的进步, 即聚焦古代两大 生产部门的生产工具进步。第三目侧重于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 工业家庭式劳作、作坊式劳作等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为学生创设情境,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方面都是生活层 面上的,与学生的饮食、穿着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对学 生来说基本上是全新的,学生们大多缺乏劳动体验,教材中涉及的大部分劳动工具对他们而言是全然陌生的。利用常见生产工具让学生亲身实践, 体会劳动 工具进步带来的变化。为学生的认知搭建脚手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 生的深度学习。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情景导入: 上面是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耕作工具,如果你是个农民,你会选择哪一种耕作工具? 对,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其硬度高,用畜力提高生产效率。 是的,铁制农具确实有很多好处,铁制农具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古代还有哪些生产工具在不断发展?它们各自又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概念解析: 1.生产工具: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手工业生产工具、机器大生产。 2.劳作方式: 是劳作过程中劳动者所采取的,包括分工协作方式在内的劳动组织形式,包括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工厂制度。 3.生产工具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三者关系: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生产力的变革,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1.概况: 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发展历程,归纳发展的趋势。 2.趋势: ①材质: 石、木、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