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2823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9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2,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学习文中对荷塘月色进行描绘的技巧。 2.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领悟作者情感。 3.理解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赏文中之景———荷塘月色。 教学难点: 析文中之情———颇不宁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散文则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步一步慢慢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心灵的散步,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二、感知荷塘月色 1、文章题目为《荷塘月色》,哪些段落在直接描写荷塘月色呢? 通读全文 明确 :4、5、6 预习任务:研读4、5、6段,通过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各段描写的内容。写出总体情境感受。 明确:第4段:月下荷塘 第5段:塘上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 情境特点:静 柔 淡 美 二、细赏荷塘月色 思考:作者用哪些方法呈现和突出这些美景特点的? 任务一:细读文章4到6段,圈点勾画文章中关键字词,语句。完成任务单上的题目。 读第四段,思考: 第4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月下荷塘美景的?又是怎样描绘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 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通感)。“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流水无声却好像有情意,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 这段文字写得形、味、色、声俱全,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动静相宜,虚实相应: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月下荷塘的淡雅静美。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