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2875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6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2,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作者及背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掌握赏析散文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比较本课两篇散文的异同,欣赏散文的优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探寻作者的精神家园;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2.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3.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 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探寻作者的精神家园。 2.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他不满黑暗社会现实,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 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力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 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得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题解、解析全文。 师问1:大家对“荷塘月色”四字,如何理解? (点名时间和地点:有月的晚上及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联系: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师问2:本文是否仅仅在写荷塘和月色呢? (不是,还写到荷塘的四面) 师问 师问3:作者在哪段提到月下荷塘?怎样描写的月下荷塘?(第4段) (荷叶)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荷花) 零星点缀 袅娜、羞涩(拟人) 静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比喻) (荷香)缕缕 清香仿佛歌声似的(通感) 宁静 素淡 (荷波)颤动(拟人) 像闪电般(比喻) 动 (流水) 脉脉 看不见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师问4:哪一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有什么特点? (第5段) 如流水 静静地泻 (月光) 薄薄的青雾浮起 实 叶子和话仿佛洗过一样,像梦 虚 朦胧 灌木的黑影 (月影) 杨柳的倩影 实 光与影的和谐 如名曲 (通感) 虚 柔和 师问5:哪一段描写荷塘的四面?有何特点?(第6段)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杨柳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 静 远 树梢 远山 树缝 灯光 树上 蝉声 动 近 水里 蛙声 师问6:本文在描写月色荷塘及四面中能否找到抒情的句子? (第三段“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问7:在这三段的写景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结:走进荷塘看到月朦胧作者顿感淡淡的喜悦,然而走出荷塘时又蒙上一层淡淡的哀愁) 师问8:对照全文大家能否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 (作者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平静”,郁闷,故走出家门前往荷塘追寻宁静、自由,看到荷叶、闻到荷香、看到荷波、流水,感受月朦胧,忘却了白天的事,心情便愉悦起来“淡淡的喜悦”,走出月色下的荷塘,思绪又回到现实中,“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内心充满了“淡淡的忧愁”。惦记江南,向往自由,推门回家,回到现实,内心依旧郁闷,不平静。) 师问9:作者内心为什么不平静呢? (我们知道,本文写于1927.7,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