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5962

2025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四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复习提升(有解析)

日期:2025-05-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351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机械能,解析,提升,复习,定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相对位移”与“对地位移” 1.如图所示,小物块P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体Q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易错点2 涉及功的计算,不清楚应代入哪 段位移 2.(多选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为s,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d,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fd=Mv2 C.fs=(M+m)v2 易错点3 混淆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 3.一台起重机,要求它在t=10 s内将质量为m=1 000 kg的货物由静止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h=10 m,取g=9.8 m/s2,则起重机的额定输出功率至少应为多大 易错点4 动能定理应用中漏掉某个力导致错误 4.将质量m=2 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 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 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g取10 m/s2) 思想方法练 一、微元法 方法概述   所谓“微元法”是指将研究对象分割成若干微小单元,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化曲为直,使变量、难以确定的量转化为常量、容易确定的量。微元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将不能简化为“质点”的物体分解成无数的质点;二是在非均匀变化过程中取极短时间Δt(微元化)然后进行累积求和。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从半径为R=5.0 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B端(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大小不变,始终为15 N,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BO边在竖直方向上。求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sin 37°=0.6,cos 37°=0.8,π=3.14) 二、转换法 方法概述   转换思想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很广,通常在遇到陌生情境、难以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时,要考虑能否将其转换为熟悉情境、容易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 2.某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100 N的恒力F作用于不计质量的细绳的一端,将物体从水平面上的A点移到B点。已知α1=30°,α2=37°,h=1.5 m,不计绳与滑轮质量及滑轮处的摩擦。求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sin 37°=0.6,cos 37°=0.8)。 三、等效法 方法概述   等效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等效为熟悉的、简单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研究链条、液柱等非质点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变化时,可等效视为物体的一部分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其他部分不动,使问题大大简化。 3.(多选题)横截面积为S的U形圆筒竖直放在水平面上,筒内装水,底部阀门K关闭时两侧水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水与筒壁的摩擦阻力。现把连接两筒的阀门K打开,最后两筒水面高度相等,则该过程中 (  ) A.水柱的重力做正功 B.大气压力对水柱做负功 C.水柱的机械能守恒 D.当两筒水面高度相等时,水柱的动能是ρgS(h1-h2)2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四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B 小物块P在下滑过程中和斜面之间有一对相互作用力F和F',如图所示。如果把斜面体Q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P的位移方向和斜面对小物块P的作用力方向垂直,这时斜面对物块P不做功。但此题的条件是斜面体Q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自由滑动,此时斜面对小物块P的作用力方向仍然垂直于斜面,但是物块P的位移方向却不平行于斜面,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