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6669

【教学评一体化】4.4 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97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测量,格式,教学设计,波长,干涉,教学
  • cover
第四章 第4节 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学评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班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四节 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本节的难点是数据的测量,间距的测量需要用到测量头,学生没有接触过,其实也就是螺旋测微器。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重点是做好“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学生实验,教材先介绍了实验思路,再介绍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所需要的物理量的测量,最后阐述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讨论实验思路,制订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完成实验。 学习者 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基本掌握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光的干涉等基本知识。 能力基础: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尚不熟悉,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光的干涉现象,提高学生对干涉现象的认识。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会读测量头的读数。 科学思维∶利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创新实验方法。 科学探究:能设计实验方案并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得到明显的干涉条纹。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回顾知识 前面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即 。本节我们利用该结果,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测量光的波长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引出新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波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 (2)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掌握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图样中相邻两条亮(暗)纹间的距离△x与双缝间的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L、单色光的波长λ之间满足 三、实验器材 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及测量头,其中测量头又包括:分划板、目镜、手轮等)、学生电源、导线、米尺。(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器材的安装与调整 (1)先将光源(线状光源)、遮光筒依次放于光具座上,调整光源的高度,使它发出的一束光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 (2)将单缝和双缝安装在光具座上,使线状光源、单缝及双缝三者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并注意使双缝与单缝相互平行,在遮光筒有光屏一端安装测量头,调整分划板位置到分划板中心刻线位于光屏中央。(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2、观察 (1)调单缝与双缝间距为几厘米时,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2)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3、记录 (1)调节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1条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向一侧移动,当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第n条相邻的明条纹中心对齐时,记下手轮上的刻度数a2,则相邻两条纹间的距离(条纹宽度) (2)换用不同的滤光片,测量其他色光的波长. 五、数据分析 ;; 六、注意事项 七、误差分析 (1)测双缝到屏的距离 l 带来的误差,可通过选用毫米刻度尺,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2)测条纹间距Δx带来的误差。 ①干涉条纹没有调到最清晰的程度。 ②分划板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平行,中心刻线没有恰好位于条纹中心。 ③测量多条亮条纹间距离时读数不准确。 问题1:双缝干涉相邻亮条纹的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