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 14 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唯物史观 认识学校教育、书刊出版、翻译事业等方式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探究学校教育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认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认识世界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时空定位 文物,不仅是博物馆里的宝贝,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文物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宝贵的财富,文物做为历史文化和传统承载物的一种,它所包涵的历史文化内容是其他任何事物所不能替代的。如果说先人赋予了文物的历史价值,那么这些文物的今生守护人则赋予了文物的当代价值。 导入新课 结合图文材料,找出文化传承的载体: 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 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四川博物院藏) 文翁,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郡太守文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 学校 书籍 图书馆 博物馆 关键问题解析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三)图书馆的成长 (四)博物馆的建设 问题探究与知识拓展 知识结构梳理 知识梳理与探究 学校教育 印刷书 图书馆 博物馆 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文化大众化,提高 文化修养、促进各 民族发展 保存文化典籍, 服务于公众 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进行国民教育等公共服务,文物保存、传承历史 知识结构梳理 太学 关键问题解析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材料1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史料链接】 官 学 先秦时期 “学在官府”。 汉朝中央官学太学;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私 学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唐代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国子监琉璃牌坊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自主学习:读教材概括中国古代 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2 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 1.古代中国的官学与私学 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 嵩阳书院 私学:中国四大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