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6834

【教学评一体化】1.1 动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36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一体化,动量,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一章第1节 动量--教学评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第1节 动量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以“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为线索,通过演示两个完全相同钢球的对心碰撞,让学生对碰撞中的不变量提出猜想。为了判断猜想是否正确,改变实验条件,再进行两个质量不同、大小相同的钢球的对心碰撞。当猜想被否定之后,再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通过从特殊到一般,从定性到定量的多轮“问题———猜想———实验方案设计———证据收集一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达到对不变量的正确认识。教材的这一编写 思想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这一探究过程。 教材的主要意图在于体现寻求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一条路径, 沿着这一路径, 定义动量概念就是水到渠成的。学生在学习初中和高中物理时,已经了解了动能、速度、质量等相关概念和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相关规律,这为学生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在必修课中学过一些守恒量,比如机械能。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猜想、物理探究能力,能用一些实验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处理实验、分析和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思维能力:学生在建立物理模型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本节课通过自制磁场模型,让学生感受左手定则,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学习动量和动量变化量的概念及其矢量性,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 科学思维:通过实例掌握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得到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表达式,培养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重点 动量和动量变化量的概念及其矢量性,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 难点 通过实例掌握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碰撞实验演示仪 活动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实验情境导入 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A、B,且两球并排放置。 拉起A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的B球发生碰撞。可以看到,碰撞后A球停止运动而静止,B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A球拉起时同样的高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通过观察视频,让学生对碰撞产生感性认识。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寻求实验中的不变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思考:碰撞有什么特点呢? 碰撞的特点: 1、相互作用时间极短; 2、相互作用力极大,即内力远大于外力; 3、速度都发生变化. 思考讨论: (1)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A、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A球,然后放开,球与静止的B球发生碰撞。可以看到,碰撞后A球停止运动而静止, B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A球拉起时同样的高度。 (2)将上面的A球换成大小相同的C球,使C球的质量大于B球,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释放, 撞击静止的B球。可以看到,碰撞后B球获得较大的速度,摆起的最大高度大于C球被拉起时的高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实验如图,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的小车碰撞一辆静 止的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轨上的光电计时器测量。下表中的数据是某次实验时采集的。其中, m1是运动小车的质量, m2是静止小车的质量; v是运动小车碰撞前的速度,v' 是碰撞后两辆小车的共同速度。 组装好器材,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 组装好器材,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