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 二、作品风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三、内容梗概 艾青诗歌创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艾青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和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渴盼光明社会的到来;第二阶段是抗战时期,创作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祖国、大地、人民的无限眷恋与热爱;第三阶段创作的《礁石》,描述了具有坚定意志和顽强抗争的形象,象征着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第四阶段艾青复出之后,创作了《鱼化石》,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诗歌中借助许多意象,如“土地”“太阳”“大堰河”“光”等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重点篇目及主要内容: 五、艾青诗歌意象象征含义 六、精彩赏析 3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 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着”,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而用“乳液”来形容烟,将烟的清新、流动等描绘出来,可谓神来之笔。 于是,第二节开头,诗人似乎也忍不住,直抒胸臆地赞叹:“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 4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1938年初,诗人从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写下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行,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全诗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每一个准确而沉重的词语都蕴含着历史的、苦难的真实感,它们如手推车那沉沉的独轮辗轧在读者的心灵上。 5.《向太阳》 6 失去的岁月 不像丢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 失去的岁月 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 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 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拣起来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 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 时间是流动的液体——— 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 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 时间也像是气体, 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失去了的岁月好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