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7875

纲要(下)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159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7课,隋唐,制度,变化,创新
  • cover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汉代至唐代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概念聚焦】 1.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创立于曹魏时期。由朝廷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分为九个品级,朝廷以此授予相应官职。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以家世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科举制是开创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的选官制度,被以后历朝沿用。其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经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清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晚清政府于1905年将其废除。 3.三省六部制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制,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4.均田制 北魏到唐前期实行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将部分国有土地(包括户绝田、罪没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农民依法占有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并向政府缴纳赋税。均田制实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租调制度和租庸调制也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均田制瓦解后,租庸调制也随之无法推行。 5.两税法 两税法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征税,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1、 自主学习 请阅读教材尽量填补以下内容,不能在教材上找到的内容请在上课时认真听讲补充完整。 重要时间(核心知识): 朝代 主要选官制度 中枢体制 赋税制度 夏商西周 世官制 略 井田制上公田收成作为赋税 春秋战国 荐举制、军功爵制 略 出现田税、人头税、徭役 秦朝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三公九卿制 田赋、人头税、徭役(劳役和兵役) 汉朝 察举制 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东汉增强尚书台作用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三省制雏形出现 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 隋唐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唐初,租庸调制;780年后,两税法 1、九品中正制何时创立?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1)创立时间:曹魏时期。 (2)特点:①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以相应的官职。 ②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影响?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其后各朝继续完善,明清科举制僵化腐朽,1905年废除。 (2)科举制的影响(核心知识): 科举制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促进社会公平,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