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9306

4.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共20张PPT)——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6917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三,必修,2019,教科,物理,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目 录 1 2 3 4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经典例题 5 课堂练习 6 课堂小结 一、发展与能源消耗 人类社会总体来说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是基础,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人类自己才能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改善,也才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获得精神方面的享受和满足。当然,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生产力的发展,还包括社会结构的进步、相互关系的调整、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风能 水能 光能 电能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要消耗能源,以提高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是否一定要引起能源消耗的增加呢?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它首先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等都有关系。 西藏羊八井地热池 食 物 太阳光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 : 第一次是 18 世纪开始的以蒸汽技术为代表的革命,也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是指 19 世纪后期开始的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革命,也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则是指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跨越式的提高,相应的能源的消耗也大幅度增加,开始主要是煤炭,后来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第二次科技革命则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生产力得到更大的提高。电能使用方便,并且特别有利于实现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控,但电能属于二次能源,长期以来仍以火力发电为主,即仍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转化为电能,因此这个时期能源的消耗仍然是增加的。进入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能源消耗问题的重视,各国更加注意减少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发节省能源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从而生产力的提高不再单纯依赖于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成为可能。 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他们有的还处于农业社会,有的正处在工业化和电气化的进程之中,技术能力和水平低下、设备落后、资金缺乏,生产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严重依赖于能源的大量消耗。我国虽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并不高,有很多方面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自 19 世纪以来屡受列强欺凌,饱受战乱之苦,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发展生产力与能源消耗过大的矛盾长期尖锐地存在。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离不开能源,如果消耗的能源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非再生能源,它们会越用越少,直到枯竭,这样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只有大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才是人类的出路所在。 在浩渺的宇宙中,地球非常独特,它给我们创造了几乎完美的生存环境:它体积适中,其引力恰好能维持大气层不致逃逸,而且大气层中近五分之一为氧气,可供动植物以及人类呼吸之用;它距离太阳远近适中,使得地球上冷热适宜,在地表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它还有着较强的磁场,使得能给我们造成伤害的宇宙射线被阻拦在外……更重要的是地球是个绿色的星球,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植物把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造就了适合人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