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新鲜空气是个宝》教学设计 课题:新鲜空气是个宝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明确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尽可能保护空气,保护环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空气清新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自我保健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图片、动画等)。 空气质量监测仪(如有条件)。 环保小标语、海报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内容,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如自己观察到的空气质量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情境导入:呼吸的奇迹 教师活动:教师手持一束鲜花走进教室,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空气的味道和呼吸的舒适感。随后,教师说:“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的,就是这份让我们生命得以延续的宝贵礼物———新鲜空气。”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短而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比如“小兔子的深呼吸之旅”,通过小兔子在森林中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二)、新授环节(约30分钟) 1. 空气清新真好(约8分钟) 直观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晨公园、山间溪流等清新空气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清新的美好。 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深呼吸挑战”,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数次,体会清新空气带来的愉悦感。之后,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清新空气对健康的益处。 2. 我身边的空气好吗(约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空气质量观察表”,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观察并记录自己居住地区、学校附近等地方的空气质量情况,包括是否有异味、烟尘等。 课堂汇报:请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空气质量的各种因素。 知识拓展:介绍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手机APP等工具查询实时空气质量信息。 3. 是什么污染了空气(约6分钟)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几个典型的空气污染案例,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焚烧垃圾等,让学生直观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案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污染者和受害者,通过对话和表演,加深对空气污染危害的认识。 4. 我能做些什么呢(约6分钟) 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如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 创意分享: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更多创新性的环保建议,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 行动倡议:全班共同制定一份“绿色行动承诺书”,承诺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空气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三)、巩固练习(约10分钟) 知识问答:设计一系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清新空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好处?”等,采用抢答或抽签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情境模拟:模拟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识别并解决可能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如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器、规划绿色出行路线等。 (四)、小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清新空气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