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常考数学公式 1、乘法的两种意义: 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 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 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 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 × 4 = 12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读作:3乘4等于12。) 12 ÷ 4 = 3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 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用字母表示是: km、 m、 dm、 cm、 mm 。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 1米=10分米 1m=10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厘米 1m=100cm 1分米=100毫米 1dm=100mm 1米=1000毫米 1m=1000mm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27、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 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8、三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加起; 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9、三位数减法(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减起; ⑶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在这位上加10再减。 30、本单元估算时,可以把数字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千整百数,这样估计答案会更接近实际答案。 31、判断结果的对错,我们可以进行验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