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6571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日期:2024-11-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28354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三国,鼎立,课件
  • cover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秦 — 西汉—东汉 — 三国 — 两晋 — 南北朝 — 隋唐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 《三国演义》 统一 统一 分裂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阶段性特征: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阶段性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课堂导入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和意义,掌握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学会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 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思考:为什么汉末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 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 《蒿里行》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农民起义不断、军阀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凋敝 其中盘踞在北方的较为强大的为:袁绍,曹操 材料一:曹操为了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 能的人。他们的辅佐为曹操成就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 田,保证了军粮供应和流民生计,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政治上) 2.招揽各种人才(政治上) 4.组织军队和流民屯田,解决生计和军粮(经济上) 一、官渡之战 3.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诸葛亮 曹操 两三万人马 袁绍 十万大军 公元200年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一、官渡之战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辎重全在乌巢,命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偷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个人上: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曹操的雄心壮志--统一全国 知识拓展 曹操(155-220年) 小名阿瞒,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谥号武皇帝。 《龟虽寿》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8年 赤壁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相关史事 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门求见。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图中的人物都是谁?这幅图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壁 以少胜多 完成表格: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1.利用气候,巧借东风。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