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7150

【教学评一体化】10.2电势差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57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学,一体化,10.2,电势,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10.2电势差--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十章 第2节 电势差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选自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第十章第2节,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含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电势能和电势”之后继续使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电势知识的深入学习,并为下一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基础性和预备性。本节内容是高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势能和电势”的相关内容,对电势能和电势有了一定的理解,为电势差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电势能和电势,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思维能力:电势差概念比较抽象,加上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以及正负号的物理意义等,给学生的学习构成很大困难。通过类比、创设问题情境、反证法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知道电势差正负的物理意义;进一步完善对电场能量观的认知。 科学思维:能推导出静电力做功跟电势差的关系式,能通过UAB=W/q进一步理解电势差的意义,运用类比的思维方式,深化理解电势差、等势面等抽象概念;运用反证法理解等势面的概念,并得出两等势面一定不相交的特点。 科学探究:根据问题探究,得出电势的差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通过例题探究,深化对电势差的认知。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新旧知识的类比概括,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检测导学案完成情况 1.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内容。 (1)巡视导学案完成情况; (2)必要时可选讲导学案内容。 (1)小组长统计组内得分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内容。 (1)导学案完成小组评分; (2)表扬完成优秀的同学; (3)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活动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电势差的概念,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式,知道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与这两点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 2. 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会应用UAB= 进行相关计算。 3.知道等势面的定义,知道电场线一定垂直于等势面。 度与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根据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得失情况。 活动三:问题导入 某个电荷在确定的电场中由A点移动到B点,影响静电力做功多少的因素可能是A点或B点的电势值呢?还是A、B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呢? 1、寻找有想法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板书:10-2 电势差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电势差 1.定义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也叫电压。 2.关系式 设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φA,B点的电势为φB,则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UAB=φA-φB,B、A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UBA=φB-φA,所以UAB=-UBA。 3.电势差的正负 电势差是标量,但有正、负。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电势的高低。所以电场中各点间的电势差可依次用代数法相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电势差概念以及表达式。 (2)总结对电势差的几点认识。 学生阅读课文说出电势差以及表达式。 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