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电容器的电容--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十章 第4节 电容器的电容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了解电容器的电容,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能举例说明电容器的应用。 教材分析: 电容器的定义式是理解电容器特性的基础和前提,在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中占核心地位,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有大量的电场问题建立在电容器的模型上,本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电容器与很多现代科技有关,根据最新课标的精神,这就是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好素材,本课的重点在于电容器的定义式的定性定量探究过程,难点在于把实验数据转化为电容的概念定义。这在本节内容利用了等分法, I—t图像法,去定量来分析电容器的定义。借助于探究影响平板电容器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理解平板电容器的影响因素。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场力和电场能的性质,而且有过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经历,为本节实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能力基础:学生对电容器这种非线性元件还是还是第一次接触,感性认识方面就比较陌生,实验数据分析会有一定的难度。 思维能力:本节实验对学生有一定难度,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从实验数据到生活概念和规律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从抽象认识到概念认识需要老师大量的引导。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能用估算法、比值法、等分法等物理常见思维过程分析电容的定义。 科学思维:通过从实验的角度认识电容器充放电规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理解决定电容大小的本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建立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热情。了解国内现在对电容器的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检测导学案完成情况 1.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内容。 (1)巡视导学案完成情况; (2)必要时可选讲导学案内容。 (1)小组长统计组内得分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内容。 (1)导学案完成小组评分; (2)表扬完成优秀的同学; (3)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活动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电容器和平行板电容器的概念,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理解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及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 4.认识常用的电容器。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根据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得失情况。 活动三:新课导入 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电荷也可以用一个“容器”储存起来。图中的元件就是这样的“容器”-———电容器。那么,它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它是怎样“装进”和“倒出”电荷的呢? 1、用PPT展示内容 2、板书:10-4 电容器的电容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电容器和电容 一、电容器 1.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 2.平行板电容器: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电介质。 二、电容 1.定义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 2.定义式C=Q/U;C与Q、U无关,仅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3.物理意义 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所增加的带电量.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法拉。 符号: F,1 F=1C/V。更小的单位还有微法和皮法。 换算关系:1 μF=10-6F; 1 pF=10-12 F。 5.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 (1)击穿电压:电容器电介质不被击穿的极限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