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8068

第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课件(共78张PPT)

日期:2024-11-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9778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诸侯,纷争,变法,运动,复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思想家的学说,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第二讲 中华文明转型———铁器时代 时空定位———承上启下 西周制度瓦解崩溃———春秋战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公元前 771年 犬戎 灭西周 平王 建东周 春秋五霸 争霸战争 战国七雄 兼并战争 变法改革 百家争鸣 秦统一六国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475年 公元前 221年 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 《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春秋战国 民族大交融 社会大变革 思想大解放 经济大发展 政治大动荡 华夏认同 铁犁牛耕 百家争鸣 诸侯纷争 变法运动 1.大动荡:王室衰微,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2.大交融:频繁往来,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3.大发展:铁犁牛耕,地制流变,经济发展。 4.大变革:适者生存,变法运动,富国强兵; 5.大解放:时局动荡,著书立说,百家争鸣; 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最激烈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大转型,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格局。直到近代西方入侵,中国才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时代特征 【复习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与民族交融。 考点一 政治动荡与民族交融 1.背景: ①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②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增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权力下移 分封制走向瓦解 知识点1:政治动荡———列国纷争 2.表现: (1)射王中肩;(2)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 (3)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4)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列国数目170多个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周天子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③华夏的国家认同。 3.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战争性质: (3)“尊王攘夷”原因: (1)时间: 争霸战争。各诸侯国以尊王为旗帜,称霸诸侯。 实质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BC770年———BC476年 知识点1:政治动荡———列国纷争 战国形势图 初期有20多个,后来剩下7个强国 4.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1)时间: (2)起始标志: (3)战争性质: BC475年———BC221年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兼并战争,新兴地主阶级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规模大;残酷性强。 前260年,秦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胜,赵军惨败告终。对40万投降的赵军,白起竟把他们全部活埋了!成为历史上极端残暴地杀害战俘的典型事例。 知识点1:政治动荡———列国纷争 5.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异同 (1)所处时代: (2)战争性质: (3)战争结果: ①春秋争霸处于奴隶制瓦解时期 ②战国争霸处于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①春秋争霸属于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 ②战国争霸属于新兴地主之间的兼并战争 ①春秋争霸冲击了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 ②战国争霸推动了封建社会的确立,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4)相同点: ①争夺土地与人口;②人民蒙难; ③有利于由分裂走向统一;④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 知识点1:政治动荡———列国纷争 6.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教材p10史料阅读) (1)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 (2)诸侯势力崛起; (3)权力下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4)国家:由统一到分裂。 7.观察教材P9,P10图片,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 (1)变化: ①政治力量重组: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礼崩乐坏,权力下移; ②国家数量减少:统一趋势加强; ③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消失:华夏认同观念、民族交融加强; ④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