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8405

【教学评一体化】7.3万有引力定律理论的成就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1533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一体化,万有引力,定律,理论,成就
  • cover
7.5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第5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认识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编排上,属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是应用万有引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进一步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同时说明科学规律的价值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强化运动和相互作用观。教材首先以旧带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熟知的杠杆原理制作出的天平可以测量质量,意识到利用学过的理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出质量地球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去联系新学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解决问题。接下来计算地球质量和太阳质量两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两个模型建构和问题解。在解决上述问题后,安排了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预见并发现未知天体,预言彗星回归并得以验证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一体现万有引力理论价值的最生动的例证,激励学生增强学科兴,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课后安排了3个问题,进一步训练学生用建模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方法的迁移应用和学生学科素养培养。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有通过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和意识,比如就用杠杆原理设计制作天平,解决测量物体质量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计算天体质量的问题可能需要应用学习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解决。 能力基础: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地面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已经初步掌握了行星绕太阳运行是太阳引力提供向心力。 思维能力:解决过地面物体圆周运动中与向心力有关的问题,了解其基本方法和思路,这些对学习本节内容都起到了铺垫作用,是顺利完成本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循序渐进,有助于帮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了解行星绕恒星运动及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共同点是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科学思维:通过测量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和科学推理推理能力,能通过预测未知天体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能力。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交流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感悟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活动一:导入新课 (一)检测导学案完成情况 1.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复习内容。 (1)巡视导学案完成情况; (2)必要时可选讲导学案复习内容。 (1)小组长统计组内得分情况; (2)小组讨论导学案复习内容。 (1)导学案完成小组评分; (2)表扬完成优秀的同学; (3)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简单应用,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体会科学定律的意义,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预言彗星回归的过程,提高学生对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研究的认识,体会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认识认识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 让学生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根据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得失情况。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引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用到的原理启迪学生思考对于地球,还能用什么原理测量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