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8729

【教学评一体化】4.6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1-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1555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学,一体化,超重,失重,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4.6 超重和失重--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6节超重和失重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六节《超重和失重》。本节内容处于第四章最后一节,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还是当今宇宙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教材中安排这一节,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 学情分析 超重、失重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超、失重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超重(或失重)就是物体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次学生往往认为向上运动时就超重,向下运动时就失重,没有真正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原因。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 2.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其实质. 3.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科学思维:在思考、探讨活动中,体会、感悟用基本物理知识解决科学研究中问题的方法。 科学探究:学会将生活中简单的情景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研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由此懂得通过分析物理现象寻找规律和根绝理论分析论证是得出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这是游乐园里的跳楼机项目,你坐过吗?游客乘坐跳楼机从高出下坠,发出的尖叫声会响彻云霄,除了心理上的恐惧,还会有身体上的不适感,这和我们今天要讲的知识点《超重和失重》有关。 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展示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获得直观感受;并进行思考。 以跳楼机为背景,从生活现象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重力的测量 重力的测量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参与到学生中去,有必要时进行适当指导。 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实验并观察现象,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的相关现象。 科学的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理知识,进一步探究实验也是为了更好解决课堂引入所提出的问题。 活动二:超重和失重 对电梯上行的过程进行探讨分析 一、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问题1: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处于失重状态? 二、产生条件 (1)a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2)a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问题2:在超重和失重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不管超重还是失重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仅是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好像是物体所受重力增大或减小了. 引导学生对电梯上行的过程进行探讨分析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出问题的答案。 1、评价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情况。 2、评价学生表达和总结能力。 环节三:例题讲解 例题: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的测盘上,不动时读数为G,此人在突然下蹲到停止的过程中,体重计的读数( ) A、先大于G,后小于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