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 “文明的印记” 主题下,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文本价值。 (一)内容特点 文章以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过程为线索,详细描述了纪念碑的诸多方面。开篇点明纪念碑的位置 ———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让读者对其所在有清晰的认知。接着讲述了兴建过程,交代了它是在 1949 年 9 月 30 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兴建,历经数年建成,这使学生了解到纪念碑诞生的历史背景。 文中重点对碑身的构造进行了细致描绘,如碑身的高度是 37.94 米,占地面积约为 3000 平方米,正面刻有毛主席题写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个大字等,通过这些具体描述,展现出纪念碑的雄伟壮观。而碑座上的十块汉白玉浮雕更是一大亮点,它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示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将中国近代革命历程以浮雕的形式生动呈现,让学生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说明方法运用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列数字的运用极为精准,如上述提到的碑身高度和占地面积的数据,使读者对纪念碑的规模有了确切、直观的认识;作比较方面,像 “碑身正面的八个大字,比人还高”,通过与人体身高作对比,突出了大字的高大,进而侧面烘托出碑身的雄伟;打比方也很巧妙,“汉白玉浮雕,一块浮雕就是一幅历史画卷”,把浮雕比作历史画卷,形象地描绘出浮雕所展现的丰富历史场景,让学生更易想象其模样并理解其表达的历史意义。这些说明方法相互配合,使得文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既准确清晰又生动形象。 (三)语言特色 语言准确、庄重是本文的显著特点。在描述纪念碑的各种细节时,用词精准,如对碑身、浮雕等的刻画,毫无含糊之处。同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像 “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等语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深切感受到这份庄重与肃穆。这种语言风格与纪念碑所承载的重大历史意义相得益彰,为学生学习略读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框架。 (一)知识储备与能力现状 他们能够识别常见的说明对象,对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能在一些简单的说明文阅读中找到关键信息。然而,对于本文所涉及的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知识,学生可能只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缺乏深入、细致的认识。例如,虽然知道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但对于这些事件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略读技巧方面,尽管学生知道略读是要快速获取主要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做到高效、精准地把握关键内容。他们可能会在略读过程中过于关注一些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行文脉络和主要信息的提取,或者反之,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未能真正抓住重点内容。 (二)情感体验与感悟深度 从情感角度来看,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对于爱国主义情感有一定的感知,但这种情感可能还不够深刻和具体。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样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伟大精神的主题,他们需要通过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英雄的伟大功绩以及纪念碑所蕴含的深远意义,进而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激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浏览课文,准确且全面地提取关于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