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逐字稿 【教学目标】 1.借助文本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 2.品读语句,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 3.学习作者连续观察的方法,尝试迁移运用方法改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借助文本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和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尝试表达,学习仔细观察的方法。 师:(出示图片)这是老师家乡黄河流入大海交汇处的情景,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半水是黄色,一半水是蓝色。 生:我看到了水中间有一道分界线。 师:大家仔细观察了图片,并且说出了观察结果,非常好。下面大家继续观察这张葡萄卷须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然后把你看到的用几句话写下来,注意先仔细看图,然后再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生观察图片后书写观察所得。 师:你们的写字习惯真好,写一段话第一行都要空两格。大部分同学写完了, 没有写完的也不要紧,我们先听听这些同学观察后是怎样描写的吧。谁来说一说 生 :我看到了一根绿色的卷须。 生 :我看到卷须是绿色的,还看到卷须上面细下面粗。 生 :我看到的卷须像剪刀手。 师:这个学生不但写了看到的,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文字给一位从来没见过葡萄卷须的人看,他只能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卷须是绿的。要想让别人全面了解,还需要细致观察。细致观察不仅仅是仔细看,还得有方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观察的方法。 一、借助文本,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师:(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爬山虎的脚》,我们一起把课题写下来,“爬”这个字特别容易写错,容易把爪写成瓜,只要大家记住“爬”是用爪子,抓住形旁表意这一特点就不会写错了。 师:老师查过资料,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它向上攀爬的细丝,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叫爬山虎的细丝,而叫爬山虎的脚呢 生:作者这是用了比喻,把它的细丝比作它的脚, 感觉生动形象。 师:那么,这样来说,刚才我们写葡萄的卷须也可以改为…… 生 :葡萄的脚。 生 :葡萄的胡须。 师:这样一改,写出来的东西就立刻有了文学的味道。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的脚。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我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大家认真听,看看你能否发现作者观察的秘密。 指名学生读文。 师:请大家自己默读思考,看看能否发现作者观察爬山虎脚的秘密,请把你的发现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 生批注读文第三自然段。 生:我知道作者观察了爬山虎脚的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老师,我还知道了爬山虎脚的样子,像蜗牛的触角。 师:你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孩子,能从这句话中知道作者观察爬山虎脚的位置与形状。(板书:位置、形状)哪位同学还有发现 生:老师,我发现作者还观察了爬山虎脚的颜色是嫩红的。课文中写了: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你也读懂了作者。(板书:颜色)接下来,老师说作者的观察, 你们来读出课文的句子!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生读文)爬山虎脚的颜色……(生读文) 师:学完了这一段,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仔细观察的方法了吗 如果再让你仔细观察葡萄的卷须,你打算怎样观察呢 生:可以观察葡萄卷须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师: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个物体,才叫仔细观察。有的时候我们观察一个事物还需要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用耳朵听一听。调动多种感官观察,这些都是仔细观察的方法。 二、细品文本,学习作者准确形象表达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段,作者的观察和描写堪称经典,是我们需要积累的地方,请你试着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