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35810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4-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99933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戊戌变法,课件,23张,PPT,内嵌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国情怀) 第6课 戊戌变法 (内容整合) 一、风云起波澜-公车上书(维新之序幕) 二、未雨之绸缪-思想宣传(维新之发展) 三、日月换新天-百日维新(维新之高潮) 四、无力扭乾坤-戊戌政变(维新之终章) 五、历史在沉思-变法影响(维新之回响) 【播放视频】初步了解戊戌变法运动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目标导学一、风云起波澜———公车上书(维新之序幕)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目标导学一、风云起波澜———公车上书(维新之序幕) 2.经济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目标导学一、风云起波澜———公车上书(维新之序幕) 4.思想原因: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1.公车上书 时间: 背景: 领导人: 核心内容: 皇帝: 意义: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自主学习】观看视频, 结合教材及所学,梳理公车上书的史实及影响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1895年春 《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严重。 康有为和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光绪帝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它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命令,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觉醒。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目标导学二、未雨之绸缪———思想宣传(维新之发展)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国闻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主笔。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通上下之情” “通中外之故” 宣传观点:变法图强 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 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 早期维新思想 郑观应 “器物层次” “制度层次” 康有为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3.高 潮:百日维新 日月换新天———百日维新(维新之高潮) (1)背景: ①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②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侵,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③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 光绪皇帝 “ 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百日维新概况,并分析其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