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37033

【核心素养目标】第一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设计 苏科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1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特性,八年级,2024,苏科版,教学设计,核心
  • cover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核心素养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用物理语言达结论的能力。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性,并能实中分辨这些特性,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相对来讲,本节课的重点是表示声音特性的三个要素。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科学思维 学会根据声音的特性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能利用常见物品设计、制作简易乐器.会用不同的方法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在研究声现象方面的成就,渗透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与频率关系;响度跟振幅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及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难点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教学突破 通过大量实验和举例进行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教学,采用对比的方法,同时加强听音的反复训练,区别音调和响度。 教学准备 1.小鼓一架(含鼓槌)、米粒若干。 2.粗齿和细齿的木梳各一把、硬卡片一张。 3.小电动机一台、干电池两节导线若干。 4.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录有钢琴、吉他、提琴等演奏曲的音乐片段和班上不同学生所说的一句话)、二胡一把、竖笛一把、刻度尺一把等。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刻度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如桌子、凳子、书本、铅笔盒和笔等,使它们轻轻发出声音。仔细听,它们正在发声时,声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演示:同时让两名学生利用鼓和二胡来动手做实验,全班同学听。 学生讨论。(可能会提出声音现象在多方面的不同)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区分不同的乐器是音色。 点评:设置情境,展开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题 二、探究声音强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讲解: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已经发现,小鼓的声音特别响,请敲鼓的同学再次谈谈,你怎样做使小鼓特别响 边说边做给同学们看看。 提问:1.请你介绍一下,特别响时鼓面的振动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特别响时鼓面振动的振幅大。 讲解:声源振的幅度叫振幅。 2.请家想一想:怎样让全班同学也能看到鼓面振幅大小。 学生回答: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米粒、黄豆等。 教师按照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做一次 3.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 是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响。 4.换了声源,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教师演示:换用二胡做同样的实验,两次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弦时比较声音响度,也能得到上述结论。 (5)请同学们用手边的刻度尺来研究“声音响度与振度的关系”。能否根据表格的内容设计实验来验证 拨动形式 振动幅度 声音响度 轻轻拨 用力拨 结论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响。 点评:教师和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并注重物理方法的渗透,如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和转化法等。 三、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过渡:声音不但有大有小,还有高有低,我们称为音调。同学们在讲话时,女同学的音调高,男同学的音调低。物理学中的音调大小,在生活中常用尖细、粗哑来表示,而在音乐中常用音阶来区分。 提问:音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