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023年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十月革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分析以上三组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认识到( )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 B.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在参观展览时,小朱同学看到了一段文字: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这里还诞生了许多突破旧思想束缚、催人开拓奋进的新口号,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段文字反映了( ) A.改革开放探索 B.“一国两制”实践 C.科教兴国推进 D.“一带一路”建设 3.[2023年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2023年河北中考真题]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教育改革 D.对外交往 5.[2023年安徽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1978年与198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其变化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B.延续了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 C.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D.继承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6.[2023年广东中考真题]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7.[2024年辽宁中考真题]到1984年年底,辽宁省已有93.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1.8倍。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8.[2023年重庆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该图( )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A.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历程 B.显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开放特点 C.体现了因地制宜进行开放的层次性 D.反映了由北向南逐步开放的渐进性 9.[2022年安徽中考真题]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C.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10.[2023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笔记中出现了“深圳”“南通”“长三角”“重庆”等关键词。他可能在研究真题模拟分类(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1.[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12.[2022年海南中考真题]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 A.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13.[2023年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