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41524

2.3《重要的碱》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47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重要的碱,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科学,九年级
  • cover
2.3《重要的碱》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 B.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会慢慢失去结晶水,这个过程叫风化,风化属于化学变化 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 D.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氯化钠,食盐,KCl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D.碳酸钙,生石灰,CaCO3 3.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B.CO2和HCl的混合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 D.可用纯碱溶液区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5.某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并拌随颜色变化。下列现象在中,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引起颜色变化的是( ) A.切开的苹果变成咖啡色 B.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银白色的铁钉变成红棕色 D.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6.化学工业上常说的“三酸两碱”中的“两碱”是指( ) A.NaOH和Ca(OH)2 B.NaOH和氨水 C.NaOH和Na2CO3 D.NaOH和KOH 7.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8.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能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硝酸银溶液“警察” 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纯碱溶液“警察” 9.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有水和石蕊试液,U型管两侧内水面持平。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石蕊试液变红,且U型管两侧水面左低右高,则加入的物质为:( ) A.CaO B.NaOH C.浓H2SO4 D.NaCl 10.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D.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2 1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能去油污,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1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15.固体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氢氧化钠( ) A.易挥发和易潮解 B.易潮解和有腐蚀性 C.易潮解和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D.是固体 二、探究题 16.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几个实验。得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